2015年5月1日 星期五

Equity Hedge 股票避險-投資策略

        按照HFR資料庫,避險基金的投資策略大致可分為五大類別,股票避險、總經策略、相對價值、事件導向與組合基金,而筆者今天將針對股票避險進行分析,簡述其投資核心策略、相應風險與績效表現。





核心策略

        股票避險是一種透過持有核心股票多頭部位及股票(或股票指數)選擇權空頭部位的投資策略,不論市場況狀如何,都能持續創造報酬。在多頭市場時,股票避險經理人期望其多頭部位漲幅超越市場,同時,空頭持股的漲幅小於市場。同樣地,在市場下跌時,經理人期望其空頭部位跌勢比市場迅速,反之,多頭持股跌勢緩於整體市場。簡言之,就是做多預期表現優於市場的個股,以及放空預期表現劣於市場的個股。



        理論上,由於做多部位在市場上升時獲利,放空部位在市場下跌時獲利,因此基金經理人已規避掉部分的市場系統風險,而將重點轉移至經理人的選股能力上,但為何是部分呢?因為股票避險經理人其投資組合當中,多頭部位與空頭部位的市場曝險並非完全契合,換句話說,其投資組合並非是以完美避險為主要目的,而是保有同時做多和放空的彈性,因此只要選股策略正確的話,無論市場漲跌,多空部分皆可能在同一時間獲利。


2015年4月14日 星期二

知名Fundstrat.創辦人Tom Lee 給投資人的美國市場情勢建議

        上星期五的非農就業報告似乎讓美國民眾陷入憂鬱之中;而 Tom 並不過分 擔憂,儘管這是導致投資人擔心此刻經濟低迷的步調是否會延續至第二季的原因。

        從政府在上星期五出示的這份非農就業報告中,可知美國在三月份共釋出十 二萬六千個工作機會,遠低於分析機構認知的二十四萬五千的職位,且比起 2013 年底的任何的預期報告的結果更為糟糕;Tom 也發現目前美國的 GDP 成長率曲 線已低於美國聯準會預期的至少兩個百分點。


        Tom 認為,如果一旦第二季的經濟表現與第一季的慘澹相同,這時我們 再擔心也不遲,但這多半是由於短暫的因素所導致。美元目前正在扭轉回升,第 一季的表現只是經濟正緩慢拖拉向前的狀態,但並不預期在剩餘的一年內還會有 這樣的情況。 


出處:美國勞動部勞工統計局 2015/04/03 統計報告
 http://www.bls.gov/news.release/pdf/empsit.pdf
出處::BEA 美國經濟分析局 2015/03/27 統計報告 http://www.bea.gov/newsreleases/national/gdp/gdp_glance.htm

2015年4月13日 星期一

淺談管理期貨基金(一)

 如果讀者是對避險基金有濃厚興趣的投資人,那對管理期貨基金的基本概念與了解,就是投資相關基金之前的必要功課;如果讀者是剛接觸避險基金的投資初學者,那藉由本文,也能對目前避險基金領域中最閃耀的一顆星建立起基本的認識。

定義
 過去對CTA的定義為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中文翻譯為商品交易顧問,專指那些對於投資期貨商品市場有專業研究的期貨專家。然而,由於目前CTA投資領域的擴增,除了原先的期貨商品領域外,更操作了像是選擇權、遠期外匯等金融期貨市場,投資標的更涵蓋全球金融市場、貨幣和商品期貨,故我們也將管理期貨基金Managed Futures Fund泛稱為CTA基金。在台灣,擁有相似策略的稱作期貨信託基金,簡稱期信基金。然而國內期信基金與國外CTA基金在法規與架構上仍有所差異,本文暫不多做比較。

CTA基金種類與特色
目前主流的期貨管理基金分為兩大類,系統型(Systematic trader)與主觀型(Discretionary traders)兩種。系統型的主要特點為運用計量模型所得出之交易規則,透過程式交易判斷買賣點來進行交易。而主觀型則是根據人為的主觀判斷來決定進出市場的價位與時機。以下為兩者之共同特性。

1. 投資標的多元,充分分散風險
現在的CTA基金主要投資範圍包括股價指數、匯率、債券、利率、農作物、貴金屬、基本金屬及能源市場等等,都是管理期貨基金所能投資的市場,且與傳統資產類別之間彼此關聯度低,能有效降低非系統性風險的存在,方便投資人進行投資組合的風險分散。
2.期貨多空操作,具動態策略優勢
透過期貨具多空操作的優勢下,無論市場處於多頭或是空頭,皆能創造出穩定的正報酬。
3.能有效控管風險
從西元2000年到2009S&P500Newedge CTA index間的波動圖來看,CTA基金能提供更為平穩的報酬,同時也能避免過大的虧損。

2015年3月29日 星期日

台灣會出現避險基金嗎?



        其實共同基金與避險基金都是在非常嚴格的法規架構下進行營運,但報章媒體或者是財經專家常把避險基金描述為不受法律規範的投資商品,然而實際狀況真的是如此嗎?文章接下來將針對避險基金與共同基金的相關法規進行論述,討論為何台灣沒有避險基金,避險基金又與共同基金有什麼形態上的差異呢?

共同基金公司 v.s 有限合夥公司


        共同基金運行的概念是由基金公司,保管銀行,投資人三方共同訂立信託契約,大眾集資交給基金公司,由專家投資管理此筆金錢,其投資風險歸投資大眾。也就是說由證券投資信託公司(基金公司)以發行受益憑證的方式,公開召募社會大眾的資金,委由專業的基金經理人管理並運用其資金。

        避險基金的型態多採有限合夥制,有限合夥人屬於消極投資人,只承擔有限責任,虧損決不會超過起始資本與累積獲利。在美國,避險基金可自由選擇是否向證管會註冊,相較於歐洲多數國家強制避險基金註冊的制度,美國對於避險基金之監管留有較大的自由。其主要募集方式為私募,即基金經理人私下對特定人進行招募資金。至於為什麼要採有限合夥制呢?由於避險基金多元的投資策略,需要有較大的靈活性與發展空間,所以傾向政府監管較少的有限合夥制方式營運。




2015年3月22日 星期日

絕對評等結果-以避險基金與管理期貨基金為例

        在我們進入評等與回測結果之前,必須要了解到我們採用的評等方法與市面上的基金評等法有何不同,談到基金評等,我們耳熟能詳的就是Morningstar的「五星等評級法」與Lipper的「五等級法」,還有國內各大基金網站與銀行理專部門推崇的「四四三三」法則評等法,但各位讀者們知道,上述所提及的評等方法都是「相對評等法」嗎?

什麼是相對評等法?

        相對評等法顧名思義,就是在相同類型基金中挑出收報酬率「較好」的基金,但如何定義較好呢?筆者在這邊舉個例子,假使這裡有十名被宣判無期徒刑的壞蛋,我們要給這十位壞蛋做個評等,看誰比較善良,於是我們要在這群壞蛋當中選出相對沒那麼壞的壞蛋。

        透過上面那個例子,相信讀者們都了解到相對評等法可能帶來的偏誤,也就是忽略評等上的「資料探勘」偏誤,而造成評等被高估或低估的情形,簡單來說,就是當某類型基金的表現皆不好時,使用相對評等法僅能篩選出「相對沒那麼差」的基金。


Morningstar相對評等法,請參見上一篇避險基金評等http://pyramidfundrating.blogspot.tw/2015/01/hedge-fund-rating.html#more

什麼是絕對評等法?

        筆者再延續上面例子,如果我們採用絕對評等法來評斷這十名壞蛋,則我們可能得到的結果就是,十名壞蛋沒有一個是好人,也就是說當某類型基金的表現皆不好時(情況一),絕對評等法可能一檔基金都篩選不出來,但如果當某類別基金中,表現的有好有壞時(情況二),絕對評等法就能將表現較好的基金挑出。
情況一
情況二


避險基金與管理期貨基金

        隨著經濟的成長,投資與理財的議題廣受大家重視,一般常見投資人將資金投資於金融市場內,而避險基金(Hedge Funds)與管理期貨基金(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s)兩者也涵蓋在其中。隨著金融市場發展,避險基金與管理期貨基金在金融市場裡越趨普及,規模也日益增加(詳圖一、二),避險基金匯集大量的資金(單筆最小通常為100萬美金),委託專業經理人投資管理,有著較為彈性的操作模式,避險基金的投資結構為有限的合夥制度關係,基金經理人憑著個人經驗與不同的操作技術進行投資,經由買賣衍生性金融商品來規避市場風險,並且增進收益的機會,目的是以最小的風險追求最大的絕對報酬,因為避險基金投資策略大多不基於市場走勢,所以無論市場指標上漲或下跌,基金績效表現不易受到市場變化影響。


(圖一)資料來源: Barclay Hedge

2015年2月23日 星期一

為什麼評價重要-從≪智慧型投資人≫看不凡的智慧

3/7 「證券評價入門」講師 黃鐘慶 著

當我們進入一個領域,不免都要問自己一個問題,為什麼這個領域重要? 我們從事投資工作,不管您是專業或業餘,每一個決定隱含著承受風險獲取未來的報酬,我們可能對,也可能錯,有些是專業技巧的分析,而機運在過程中也占了很大一部分的角色,這應該是所有投資工作者無可否認的事實。投資工作者與所有的專業都相同,我們是人,可能會錯估情勢,可能會計算錯誤,也可能只是很差勁的運氣,讓我們的投資蒙受損失,而不管從數學上或實質上,投資損失的代價是非常昂貴的。
損失的成本
我們想像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 期初$1,000元,以每年8%報酬率複利成長,20年後本利和約有4,661元。
第二種情況: 期初$1,000元,第一年不幸虧損50%,20年後追平4,661元。
(改編自智慧型投資人書中範例)


2015年1月3日 星期六

避險基金評等(Hedge Fund Ratings) ?

基金投資人在評估一檔共同基金時,通常會參考基金過去的報酬績效、年化標準差、sharpe ratiobeta值與基金評等機構的評等,例如國外morningstar的「五星等法」、lipper的「五等級法」,那如果是衡量避險基金(hedge funds)? 是否也有相對應的評等? 為何市場上普遍都只看到共同基金的星級評等?以下將以晨星(Morningstar)為例,探討其評等法在避險基金與共同基金之間的差異。


Mutual Funds V.S Hedge Funds


Similarities


1. 皆採用相對評等法同類型基金比較,把投資目標相近的基金歸類比較。所以每群基金組別內,有10%具三年或以上表現的基金會評獲5星級。

2. 星等評級的分配比例是按常態分佈

2015年1月1日 星期四

股價突破過去一年高價,該逢高出場,還是加碼布局?

無論您是股票老手或是新手,心中都會有一套獨有的操作策略,不管是屬於基本分析派(:財報分析法),還是技術分析派(:價量關係、技術指標),但每位投資人無非是為了在市場賺取滿意的報酬,而身為市場掌舵手的您,是否聽過股票市場中,存在所謂的動能現象呢?
(:動能現象就是指一種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現象。)


利用動能策略,三個月後平均報酬達5.185%

為了驗證動能策略,筆者利用台灣股票市場為例,統計今年以來(20140101~20141218),當個股當日收盤價超過過去一年高價時,當天即買入持有,並持有一個禮拜、一個月、三個月後,發現驚人的數字!


由讀者的統計數據發現,當個股突破過去一年高價時,後續的上漲機率超過五成,一個禮拜後的平均報酬達1.524%,更驚人的是,當續抱達三個月時,報酬更高達5.185%


操作動能現象是否穩賺不賠? 且慢!且慢!


讀者看了以上的統計數據後,或許會躍躍欲試,巴不得想馬上買入股價剛創新高的個股,但是平均報酬為正時,並不代表每支個股都是一定為正報酬,來看看下面的統計資料吧!




我們可以發現透過買進股價突破過去一年高價的個股,最高報酬竟高達111.294%,但是最大損失也高達-51.277%,筆者認為,在操作動能策略時,或許應該結合其他策略,如價值選股(剃除財報不優,現金殖利率過低等),如此才能確保獲利,以及避免巨大的損失。


筆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作者無涉。